服务网点 | 联系我们 | ENGLISH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公司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报考指南】共赴时代机遇 筑梦制造未来--国内部分高校机械类专业简介(1)
来源:优游彩票注册登录    发布时间:2025-06-27 21:03:25
 

  志愿填报是高考学子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机械工程学科作为支撑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专业,始终与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当前,高性能制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机器人等新兴技术领域蒸蒸日上,机械类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工作前途广阔。国内众多院校面向机械工程及其子学科设立了特色鲜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平台。

  值此高考志愿填报之际,《中国机械工程》编辑部参看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结果、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等榜单,遴选了部分高校的机械类专业作一个简要介绍,供广大学子参考。愿考生以热情梦想为帆、以专业选择为舵,在填报志愿时理性规划,成就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的“双向奔赴”。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渊源于1932年成立的清华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目前包含“机械工程系”、“精密仪器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车辆与运载学院”、“工业工程系”以及“基础工业训练中心”6个部门。目前,学院在职教职员工551人,其中两院院士1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授145人,副教授18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33人。在校学生共计3717人,其中本科生1967人,硕士研究生1010人,博士研究生740人。

  学院拥有光学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国家一级学科,包含材料加工工程、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1个国家二级学科;以及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8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摩擦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汽车安全与节能”等 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防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9个。学院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形成了“能源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纳制造与微系统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成形制造模拟仿真创新”等学院四大集成创新平台,具有鲜明的大机械学科特色。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11年,是浙江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院系之一、中国最早从事机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中国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之一,获评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从事机械工程科学研究与应用,带动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创新型卓越人才及引领人才。完成本科教育的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善于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技术问题,能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需求变化,具有从事机械工程及交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专业方面技术以及经管等方面的工作上的能力,满足国家对该领域的需求,能成为现代工程科学技术领域高级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可上溯至1913年设立的电气机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最富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院系之一。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连续四次位列首位或A+,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获评A档。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院积极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基础宽厚扎实、学科交叉复合的机械大类工程创新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先后入选国家首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2002年以来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学院现有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四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设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授予领域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2年,前身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一系,1994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合校之后使用现在的名称。伴随着共和国机械工业的成长,经过几代“机械人”的不懈奋斗,今天的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办学风格,汇聚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机械制造领域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史,是华中科技大学成长的缩影;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也使其被称为华中科技大学顶级规模、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

  学院现设有工艺装备及自动化系、机械设计与汽车工程系、机械电子信息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流体动力控制工程系、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6个系,包含专任教师24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8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领军人才41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45人次,省部级人才41余人次。学院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创新团队,11个湖北省创新群体。此外,学院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系列国家级研究平台,6个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构建基础前沿研究、核心技术开发、工程验证、应用推广、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与技术生态。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最具影响力的学院之一,百余年来培养了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为代表的25位院士以及数以万计的各界精英人才,在国内外具备极高的声誉和学科影响力。学院始终以建设制造强国为己任,以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教育培训一体推进为导向,以谢友柏院士、屈梁生院士、卢秉恒院士、蒋庄德院士等杰出科学家为引领,传承顾崇衔、乐兑谦、阳含和、庄礼庭、屈梁生等50余位西迁老教授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精神,聚焦航空航天、机器人与智能系统、设计科学与基础部件、医工交叉、先进制造、精密工程、装备智能诊断与控制、新能源装备与质量工程等领域开展研究, 全力打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现已形成高端制造、增材制造、微纳制造、智能运维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高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北航建校时创建的飞机工艺、发动机工艺专业教研室,1978年后建立了制造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1998年4月28日,制造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合并,组建成立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具实力的学院之一。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院机械工程学科位列第68位。

  机械学院设置有7系2所1中心,分别为:701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702材料加工与控制系、703飞行器制造工程系、705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706机电工程及自动化系、707仿生与微纳系统研究所、708工业设计系、709机器人研究所、720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系、机械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学院专业覆盖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国家A+、A类学科和设计学共4个一级学科,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 余人,其中博士生400余人、硕士生600余人、本科生600余人、留学生80余人

  机械学院以培养系统总师级人才为目标,本科专业实施完全学分制与本科生导师制,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构建涵盖设计、制造、材热、测控、软件、系统等六大核心课程群。学院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与科研课堂深层次地融合,打造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内核,以教学课堂和科研课堂为双驱的人才培养引擎,致力于培养具有北航机械学院特质以及创新、创业潜质的高质量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点,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二级新兴与交叉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领域,6个本科专业。2016年,国际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被评定为“亚洲一流水平”。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机械工程为A类学科(全国第5)、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B+学科(全国并列第9)。2022年,ESI工程学科排名全球第36名,USNews机械工程学科排名全球第29名。2023年,机械工程学科(含动力)QS世界上的排名第98位,机械工程学科软科排名全国第3(前2%)。

  学院牵头建有国家级科研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科研重点实验室8个,实验室面积4.6万平方米,设备总资产近8.8亿元。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基础研究项目、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杰青/仪器专项/优青项目等70余项。2023年,科研总经费突破6.2亿元,教师系列人均到校科研经费220万/年。近年来,牵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9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0余项。近5年,总计授权国家或国防发明专利1370项(含国际专利16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900余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设有7个本科专业,有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工程、机器人工程在内的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有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国家一流学科一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哈工大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1920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机械学科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科,也是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2007年入选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首轮第2名,第四轮A+)。历经百年建设,机械工程学科整体实力已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2025年US News机械工程学科排名第5名,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第36名,支撑哈工大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源于1916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工艺专修科,历经国立东南大学机械系、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等阶段,于2006年成立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2年,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学院自此肩负起引领“强势工科”的历史使命。

  学院坚持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推进人才教育培训、师资建设与科学研究。学院现有8个系、7个部省级科研基地,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设计科学、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智能制造等4个共性基础学科方向,建设了医学装备、车辆工程、机器人、航空航天等4个产业需求学科方向,设立了1个实践与创新中心。

  学院从始至终坚持“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百余年来群贤毕至,近年来更是涌现了大批学者。学院现有教职工1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余名,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等近20人。近5年,新进青年师资国际化学术背景占比100%,新增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得者30人次,获批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项,形成了以新时代、新机遇、新工科为建设特色引领的人才引育高地。

  在建设制造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发展亟需及地方产业特色,致力于培养新时代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前沿探索与系统集成的拔尖创新领军人才。2025年,机械工程专业(080201)位列软科“2025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机械工程”排行榜第6名、智能车辆工程专业(080214T)位列软科“2025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智能车辆工程”排行榜第2名。

 
上一篇  2025年全国大学50强!哈工大位居第10山东大学排名15 下一篇   25年机械工程排名:北理工惜败浙大华工飙升南工南航进前7%  
 

 
LSH
优游彩票注册登录
优游彩票注册登录成立于1994年10月,1995年4月取得全球地位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在中国华东区代理权,成为中国首家独立代理商。 优游ub8彩票手机用户是一家业务多元..... 了解更多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沙涌沙步开发区横二路2号 电话:0757-85668648
版权 © 2015. 优游彩票注册登录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13022078号